【鄭州啟樂園感統】玩具影響專注力?2大實驗告訴你答案
發布時間:2025-07-12?09:19:20點擊量:38
很多爸爸媽媽表示,有娃之后,看到新奇的玩具總是忍不住抱回家;逛街、過節、過生日也總想給娃買玩具。慢慢地,家里玩具越來越多。但孩子常常見一個拿一個,玩一會就膩了,又去鼓搗其他的,好像每個都沒認真玩。上個世紀90年代,德國研究者在慕尼黑一所幼兒園內進行了一項為期三個月的實驗。研究人員把教室里的玩具都拿走,只剩下桌椅、食物等生活必需品,想看看會發生些什么。大家一開始以為孩子們沒了玩具,一定會吵得不可開交,場面沒法控制。結果發現,沒有了玩具的孩子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也很快樂。沒有玩具,他們不得不協作,聚在一起思考、討論、行動。小朋友的視角本來就充滿幻想,沒有花里胡哨的玩具,也總能結伴發現好玩的事物。他們不僅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,天馬行空地把毯子搭在桌子上,做成了帳篷和山洞,還搭了各式各樣充滿想象力的建筑。他們成為了彼此的“玩具”,感受到了友誼的力量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,明白了朋友的含義。所以,就算沒有玩具,孩子也能很開心,甚至比有玩具玩的時候更有創造力。
2018年,美國托雷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了36個寶寶,其中最小的1歲半,最大的2歲8個月。工作人員安排他們分別單獨在A、B兩個房間里玩,然后觀察他們的行為。研究結論是,房間玩具少的孩子玩得更好,專注度更高。研究人員在A房間,擺放了4個玩具;B房間則擺放了16個玩具。A房間只有 4 個玩具的孩子,每一個玩具都玩得更久;B房間有 16 個玩具的孩子,換玩具換得更頻繁,每個玩具都只玩了一下。并且有 4 個玩具的A房間的孩子,玩每個玩具的平均專注時間長于有 16 個玩具的孩子。研究人員還有驚奇地發現有 4 個玩具的孩子,花樣更多,玩法明顯多于有16個玩具的孩子。其實,在嬰幼兒時期,重復是最好的學習和記憶方式,也就是我們熟知的“刻意練習”。當寶寶剛學會一個新技能或發現一種新玩法時,會不斷重復這個過程,積累經驗和技巧,并由此延伸,擴展詞匯量、提升動手能力和記憶力,啟發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。而且3歲以下的寶寶,注意力的控制能力還在發展中,不太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感興趣的玩具上。如果看到了很多玩具,他們的專注力就會被干擾,就會忍不住再去玩玩別的,導致每個玩具都玩不了多久,也難以沉下心來玩出更多玩法。所以,玩具的選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,太多的選擇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。想讓孩子擺脫專注力的負面影響很簡單,每次只提供1-2個玩具,當他們真的玩膩了,再換一些新的玩具。要注意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探索不同的玩法。北美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會對玩具做系統的管理,他們有個玩具的倉庫,雖然他們擺放玩具的空間很多,但老師也會選擇只拿出少量玩具,然后每周換一批玩具。家長可以也對玩具做系統的管理,把孩子不常玩的玩具收起來,不要讓他看到,分好幾批來存儲,然后一個月輪換一次。玩具并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,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碌而忽略孩子。父母應多花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,增加更多的親子互動,再多的玩具也不能替代親情。也可以適時啟發孩子,在親子游戲中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。